塑鋼門窗的怎么由來的?
未知
塑料門窗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末,首先由德國研制開發的,于1959年開始生產.最初的塑料門窗均采用單腔結構,比較簡單粗糙,伴隨著1972年世界性的能源包機,七十年代初節能效果較好的塑料門窗得到了大量使用,也推動了型材生產技術的提高,性能日臻完善,由原來的單腔型材發展到三腔,四腔型材,也帶動了歐洲乃至亞洲塑料門窗的發展。據不完全統計,德國塑料門窗的使用量已占門窗市場的52%,澳地利為48%,瑞士、英、法、意等發達國家也在某些方面10%-20%以上;美國的塑料門窗在七十年代末開始起步,每年使用量增長率達成諒解15%以上,目前亞洲地區使用塑料門窗的有日本、韓國、臺灣和新加坡、泰國等。
我國的塑料門窗起步較晚,七十年代生產的鈣塑門窗,由于質量不過關,已基本淘汰。真正的塑料門窗生產是從1983年開始從國外引進設備開始的,當時的技術不是很先進,均采用單腔或二腔結構型材,伴隨著91年行業形勢好轉,國內涌現出了一批擠出設備、模具、型材、組裝設備等生產廠商;96年隨著國家大力提倡和新組建的引進90年代先進設備的廠商的誕生,大大地推動了行業的發展。現在國內有型材擠出生產線2000多條,型材廠400多家,組裝廠3000多家,99年型材生產能力為80萬噸,年組裝門窗能力為6000萬平方米,現已成為目前為數不多的發展迅猛的行業之一。
塑料門窗以其優良的性能正被廣大用戶所接受。